top of page

防疫宅在家!維持活動與健康的6大關鍵

2021/05/19,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宣布,全台灣升級至第三級疫情警戒,這讓許多場所被迫關閉,其中體育館、健身房與活動中心也名列其中,雖然不是居家隔離的狀態,但對養成運動習慣的朋友們可說是痛苦萬分,畢竟健人就是腳勤XD


(圖片來源:台視新聞)


以下這篇由ACSM 贊助商 Trainerize 撰寫的文章《在自我隔離期的保持活躍與健康之最佳訣竅》,從標題看是針對「自主隔離者」,我們從雙北「自主封城」看來,台灣終究也已經面臨因為疫情所造成的身體活動下降與社交行為減少,這可能導致罹患生理與心理疾病的機會,當然這並非本文重點,我們先繼續往下:)


(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ACSM 美國運動醫學會明白在COVID-19疫情下,環境與現況會持續改變, 因此致力於提供與支持健身科學與運動醫學社群相關資訊,讓我們的許多疑問與挑戰可以獲得解答。


身為台灣唯一被ACSM 美國官方授權代辦商的宇峰教育機構,我們認為有責任將更多科學資訊,透過翻譯與結合本人20多年的國際視野與教育經驗,藉由理性討論與科學觀點,讓台灣成功度過此公共衛生危機。


 

Best Tips to Stay Active and Healthy While in Self-Isolation

(to Share with Your Clients!)


在自我隔離期的保持活躍與健康之最佳訣竅

(分享給你的客戶們吧!)



1. Create your own workout space 創造你自己的運動空間


原文大意:

待在家不等於放棄規律鍛鍊,剛好相反,你可以藉由「居家改造」,讓家裡成為小型健身房,好讓每天訓練或一天更多次。其中,空間的創造,像使用院子或調整傢俱位置,就會多好幾坪可用。


專家觀點:

維持身體活躍的動,乃首要任務,像是在家中來回踱步,原地跑步、伏地挺身、弓箭步、瑜伽伸展等體適能動作都是可行,而除了體適能動作之外,讓身體活動程度增加的方式,只要不是坐在椅子上的都不錯! 像是整理房間、擦地板、站著看劇、看書、選擇離峰時間外出散步等,都可以促進健康。



2. Pick up home gym equipment essentials 選購居家健身必需品


原文大意:

現在是個極佳時機與經銷商購買,如果擔心外出,目前多數都提供宅配服務, 買一些小道具,例如彈力帶、簡易啞鈴組、瑜珈墊等,都是相當適合,全數購買前,想想什麼是你最喜歡的運動。


專家觀點:

購買前仔細評估且列下預算,按照建立後開始考量選項,可以假設在健身房正常營業下,哪些在家一定可用且方便?我的清單是瑜伽墊(伸展、徒手動作與戶外曬太陽用)、輕阻力彈力繩(訓練小肌群)、拳擊手套(影子出拳)


而蹲舉架、啞鈴組只要你的預算、習慣與空間允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還是有購買障礙?跟你的私人教練聊聊,再從他給你的運動處方中,取得器材購買的平衡狀態。



3. Stay in touch with your trainer 與你的私教保持聯繫


原文大意:

某些健身房已提供自身健身App的服務,讓你可與教練保持運動課程。


專家觀點:

原文中為該贊助商提供了自身資料庫的連結,而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有幾名台灣的教練註冊於其中,台灣也有公司提供健身教練媒合服務,各位google「教練媒合」即可。


運動的重要關鍵是動機與目的,定期與你的教練線上諮詢與討論,不但幫助你維持運動習慣,透過視訊方式,也依舊可以修正動作。